11月上海展讯(艺博会、机构与美术馆):看展=去健身房?请穿好运动鞋!
11月的上海又将迎来一番热闹的景象,artnet新闻提前为你准备了一份“艺术活动手册"。流连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活动中时,请记得——一定穿好舒适的运动鞋!
艺术博览会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19年11月7日 – 10日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西岸艺术中心
上海艺术狂欢季,两大博览会同期亮相。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8个国家逾百家国际一流画廊将齐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呈现高水准的当代艺术盛宴。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
2019年11月7日 – 10日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ART021七年初心不变。110家画廊即将亮相的画廊分别来自18个国家、57个城市。其中70%以上的画廊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设有展览空间。除了欧美蓝筹画廊回归,亦有更多年轻画廊首次亮相。
拍卖行
新馆开幕
西岸美术馆 × 蓬皮杜中心
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上海。图片: ©DR
自2019年至2024年,蓬皮杜中心与西岸美术馆展开合作,共同向中法两国公众呈现双方对法国、中国及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全新而多元的见解。在合作项目期间,美术馆将为公众带来三场为期18个月的常设展,以及每年两场的临时展。通过这些精心策划、注重学术性的高水准展览,带领公众了解构成20-21世纪艺术风貌的主要艺术流派。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将以两场展览来拉开帷幕:
布鲁斯·瑙曼,《绘制工作室II:色彩变化与图像跳跃版(约翰·凯奇有戏)》,2001年, 视听装置 版本2/4 数字录像带(NTSC制)转换为数字文件(4:3,彩色,立体声) 视频投影仪,扬声器、日志簿 5小时45分钟。图片:©Adagp, Paris Photo©P. Migeat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Dist. RMN-GP
作为三场常设展中的首展,“时间的形态"将带来观众踏上自19-20世纪之交现代社会伊始直至当代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史旅程。展览通过11个章节共百余件作品,介绍蓬皮杜中心馆藏中重要艺术家作品,包括:杜尚、毕加索、康定斯基、保罗·克利、夏加尔、考尔德、米罗、封塔纳、博伊斯、里希特等,以及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如赵无极、张洹、丁乙、蔡国强和李永斌。
马塞尔·杜尚,《自行车轮》,1913年,金属、彩绘木,126,5 x 31,5 x 63,5 cm,1986年购藏。图片:© Succession Marcel Duchamp / Adagp, Paris Photo © J.C. Planchet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Dist. RMN-GP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
蓬皮杜中心拥有世界上最为精彩的新媒体艺术收藏之一。该馆藏创立于70年代中期,囊括近3000件视频作品、视听装置、录音作品以及交互数字技术作品。作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展陈合作项目"的首个特展,“观察"将呈现来自蓬皮杜中心馆藏中由15位艺术家创作于1972年至今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中国艺术家张培力、崔岫闻和周滔的视频作品。展览就诸如凝视及其构造,与身体的关系,与信息、数据和噪音的联系等问题提出疑问,展览作品通过极大的多样性与非线性的方式为观者留下了全然的自主性,鼓励一种对图像开放式的解读。
托尼·奥斯勒,《切换(眼)》,1996年 混合媒体装置(细节) 模拟视频录像带(NTSC制)转换为数字文件(4:3,彩色,有声) 玻璃纤维球、视频投影仪 英文版本 13分钟 1996年购藏。图片:©Tony Oursler Photo©J.C. Planchet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Dist. RMN-GP
teamLab 无界美术馆
2019年11月5日 – 2020年11月4日
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100号C-2单元
艺术团队teamLab的大型美术馆「EPSON teamLab无界美术馆: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即将在11月5日于上海·黄浦滨江开馆。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将在一个设计精妙的复杂立体空间内,展示teamLab约50件作品,其中包含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公开的作品。现在,随着开馆日的临近,全新作品将会持续发布。
所谓“没有边界的艺术",即艺术作品不受展厅空间的限制,与其他作品交流、相互影响,打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边界并相互融合。这些艺术作品群相互交织、叠加所产生的无边界的连续世界,便是“teamLab Borderless"。参观者把身体沉浸于没有边界的艺术之中,在6600㎡的广大空间中彷徨,用带有意识感觉的身体来摸索,与他人共同创造和发现新的世界。
余德耀美术馆
“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
2019年11月07日 – 2020年1月7日
上海西岸余德耀美术馆,风谷路35号
艾迪·马丁内斯:游宴
2019年11月7日 – 2020年1月12日
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推出的布鲁克林艺术家艾迪·马丁内斯(Eddie Martinez)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游宴(Open Feast)"。本次展览将涵盖马丁内斯最新系列的纸上速写与布面绘画,集中呈现其对流行文化、竞技运动、绘画史以及个人经验的研究与探索。艺术家进一步突破了预设的框架与界限,根据余德耀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和整体氛围拓展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曼陀罗"系列及“餐桌"系列,完成了两件迄今为止最大的绘画作品。正如“游宴"本身意图传达的,马丁内斯不局限于刻板的形式与解读,邀请观众走入他的绘画盛宴,“开放敞开领域之自由"、展现了海德格尔笔下的“世界世界化"。
“艾迪·马丁内斯:游宴",余德耀美术馆,2019。图片:王闻龙摄影
外滩美术馆
2019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展
2019年10月18日 – 2020年1月5日
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郝敬班,《被嫌弃的风景2019》,2019年,“2019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艺术家作品展"展览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作品由艺术家及刺点画廊提供。图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提供
龙美术馆 西岸馆
周春芽:东南形胜
2019年10月26日 – 2020年1月5日
上海市⻰腾⼤道3398号
“周春芽:东南形胜"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19。图片:洪晓乐摄影
萤与日——陈传兴摄影展个人精神史第二部
2019.11.2—2020.1.12
TANK油罐艺术中心
凸面/ 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
2019年10月30日 – 2020年1月12日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380号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与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呈现的展览“凸面/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是首次在国内呈现的最大规模比利时当代艺术群像展示。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呈现艺术家的多种类型的创作,勾勒出在当今当代艺术世界中占有重要一席的比利时当代艺术发展的全貌。作为比利时当代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展示,“凸面/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强调了在比利时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模式中所具有的集体代表性:在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中,他们所坚持的创作原则是是二元对立式的,以外向性质与自我为中心性质并立,这是一种凸面与凹面的动态关系,与艺术家们表现、想象自我以及表现外部世界之间平衡的艺术创作息息相关。
Francis Alÿs ,《上海》 (1997) 。图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昊美术馆
厉槟源个展“厉槟源"
2019年11月23日-2020年3月15日
11月23日,昊美术馆(上海)将呈现艺术家厉槟源同名个展“厉槟源"。展览将首次聚焦厉槟源近十年来的创作,还将同期呈现由昊美术馆支持的艺术家的最新电影项目。作为厉槟源的第一个同名个展,展览在较为全面的呈现艺术家过往创作的同时,亦试图开启一次对身体和行动的全新探索。厉槟源将引入电影的镜头语言,雕刻一个新的情境和现场。区别与以往的行为记录方式,电影镜头在这里或许将如“庖丁解牛"一般,深入身体空间内部,挖掘身体之下的身体,将其打碎并重塑。
“青策计划2019"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品牌项目“青年策展人计划"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华人青年策展力量,至今已推出三十余位年轻策展人,实现了十四场展览。秉持公开公正的评审原则,不论背景、鼓励冒险。“青策计划2019"获选的两组方案分别为:沈宸、王欢的策展方案“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张营营的策展方案“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提出权力的尺度是否能够衡量个体的密度?展览以“声名狼藉者"的存在方式为切入点,去不断重估人类个体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末路的斜阳,是一种看似无可挽回绝境下另一维度的回转。“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则是对可见的作品背后艺术家工具和创作方法的一次视觉呈现,在肯定工具艺术创造功能的前提下,将其与作品平行于展览之中。
穿越建筑:戈登·马塔-克拉克的十年
2019年11月7日 – 2020年2月16日
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
chi K11美术馆
NOWNESS Experiments:光影如网
2019年11月8日 – 12月13日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
chi K11 美术馆携手NOWNESS共同呈现“NOWNESS Experiments:光影如网"影像展。展览于2019年11月8日开幕,持续开放至12月13日。“光影如网"将涵盖美国录像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与伦敦知名团体Marshmallow Laser Feast(译作:棉花糖激光狂欢)的两组独立个人项目,以及李佳桓策划的影像装置展区。
SNAP艺术中心
似水流年
2019年11月1日 – 12月3日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94号2楼
PRADA荣宅
李青:后窗
2019年11月7日 – 2020年1月19日
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
“后窗"的灵感源于1954年希区柯克执导的同名电影。展览“后窗"被构思为一个特定场域的沉浸式装置,深入探索Prada荣宅的历史与空间,于往昔韶华与摩登都市间建立一种联系。观众在展览中将经历一系列高潮场景,体验观看、被观看或被观察的行为。《邻窗》和《迷窗》等代表作指涉了上海这座城市(或艺术家居住地杭州),在这里,新旧建筑、不同社会群体、都市神话、传说和期许彼此并存。展览还将展出由李青委约创作的全新作品,包括Prada荣宅外立面的霓虹灯牌、花园的帐篷屋、一楼走廊的声音装置和舞厅地板印有瓷砖图案的九块地毯等。展览以“大家来找茬"近期系列画作、“霓虹新闻"视频装置、“互毁而同一的像"系列画作等作品收尾,似在邀请观众质疑与周遭不断变化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OCAT 上海馆
张鼎:高速形式
2019年10月19日 – 2020年3月8日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OCAT上海馆新空间首展“高速形式"呈线性单一走向,回顾张鼎在十五年创作时间内出现过的数个重要主题及意象,持续发展艺术家长期个人创作及合作创作的核心因素:运动,以及“情绪雕塑"。展览将以带有戏谑意味的方式呈现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的动态景象。完整的带护栏赛道铺设在整个展览空间内,而在其中游荡、“竞速"的,是经过改装的电驱动代步车。传统观展运动——行走——在很大程度上被如义肢一般运作的“乘坐"或“驾驶"运动所替代;“观看"因此也变得不同:被加速了的身体运动及被重新协调的观者-作品距离,让观看变得模糊。清醒的、貌似自带批判意味的“审视"被高速公路上模糊不清的“一瞥"代替。另一方面,代表高速度及高科技结晶的赛车被缓速、于室内使用的轮椅所替代,指示了速度与灾难、死亡的联系,稀缺能源与“奥德赛"式英雄主义运动的矛盾,也指示了在当代世界,在愈发紧密而复杂的肉身-精神-机器关系中,不同的速度带来的撕裂经验。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 池社
CHRISTINA QUARLES
2019年11月5日 – 2020年1月15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4号楼
Christina Quarles,《Super Bloom》,布面油画,152.4×182.9cm
洛杉矶艺术家Christina Quarles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将呈现其近期绘画作品。Quarles以其绘画中独特的几近抽象化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以色块,纹理,线条和图案为基底,她极具张力的绘画中描绘扭曲的人体,四肢穿梭在布满图案的二维平面之中。从花呢格纹、花朵到棋盘格、方格,其笔下人物在这些精美而又令人压抑的图案所形成的背景中扭动着,陷入一种由人物自身唤起的居家的安逸。作为一名跨种族酷儿女性,Quarles画中近乎暴力的弯曲姿态似乎是她自身身份的隐喻,试图诠释困居在性别化、种族化身体里的不适与荒谬。
宝龙美术馆
野生大都会
2019年11月2日 – 2020年2月2日
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上海玻璃博物馆
“退火项目"
塞上(下集)— 孙逊个展
& 我是我的镜子 — 朴庆根个展
2019年11月5日 – 2020年3月29日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上海玻璃博物馆当代艺术项目“Annealing/退火",即将于博物馆园区最新改造的当代艺术馆正式揭幕。今年,上海玻璃博物馆邀请到孙逊和朴庆根(韩国)分别为我们呈现名为“塞上(下集)"及“我是我的镜子"的两个且极具个性的精彩个展。
《塞上》系列展览的作品创作灵感均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由2018年《塞上》(上集)的原始概念出发,继续深化意向的转化和对时空主题的思考。在下集展览中将会展出孙逊首次尝试创作的大型机械装置,作品将会以运动的机械结合绘画的形式呈现。
朴庆根是"退火“项目中首位国外艺术家,该展览也是其在中国首次个展。在这次的展览中,朴庆根从“质疑影像艺术家在工作中的主观性"出发,企图探索与“观看"动力相关的更为复杂的欲望机制。他运用大量动态、抽象的玻璃机械装置,令其在空间中旋转变换,模糊地暗喻了人性中不可琢磨、无法驾驭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人性魅力所在。除玻璃装置之外,他最新的影像作品以一对双胞胎为主角,描绘了潜意识的心理机制,扩大了装置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心理暗示,与玻璃装置相辅相成。
CAC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2019年10月19日 – 2020年3月8日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展览“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呈现艺术家拉尔夫·贝克尔、亚瑟·甘森、马汀·豪斯、李学智、菲托·塞格雷拉、张画的作品。通过展现艺术家自创技术与批判性技术所成就的代表性作品,召唤一个抗议的幽灵,去抵御流行、时髦和市场,以此来疏解技术的效用性,干扰其功能性,篡夺其熟悉性,从而对当前无孔不入的技术流行主义进行反思及批评。为企业与机构利益所绑架的技术流行主义并往往出于政治投机而一味地将艺术与技术苟合。
拉尔夫·贝克尔,《计算空间》(2018),雕塑;装置现场图。图片:©艺术家
下一篇 艺术界 文章
“与艺术家共成长",这家画廊如何成为英国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案例?
Proceed